现代
管理强调团队精神的凝聚,因而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集体氛围。而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在中国历史上,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的命题,意为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由于和谐是对立面的统一,故君子应该容“异”以成其和,这包含着宽容思想的意蕴。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宽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时,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了赵国的安宁。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过人,但心胸狭窄,结果抱憾而终,壮志难酬。
老子从本体论角度揭示了为政者宽容管理的根据。在老子看来,“道”作为万事万物的本源,具有“容”的品格。“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十六章》)。故“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三十七章》)。人如果能够做到宽容,便与大道相符合,从而终生不会遭受危险。老子认为,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它不是无所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是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为。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条件,以最终达到“以无事取天下”的目的。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二章》)。这就要求为政者,要给予民众自由生存的空间,充分尊重和发挥每一个个体生命的作用,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顺势而为,最终才能达到“万物将自化”(《道德经·三十七章》)的结果。
老子在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中认识到,正是为政者居高临下,以强性管理的方式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各种社会游戏规则,由此造成民众的逆反,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因此,要从有为的对立面——无为来展开社会的管理,由此才能激发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活力,形成具有生机的社会凝聚力。为此老子通过由自然理性推导社会理性的思路,提出了为政者应该具有谦下、宽容的崇高品格。他指出:“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六十六章》)正是对于百川河流的尊重,谦虚而不骄傲,自信而不自大,江海才能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集的地方,成为一个强大的、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的集合体。故圣人应有海纳百川之胸怀,追求“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庄子·在宥》的人生境界。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道德经·六十七章》)只有仁慈、俭朴、谦让不争的人,方能具备道德勇气,进而博施于人,受人尊敬拥护而成大器。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团队应该是一个从多样性中获益的组织,这个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允许组织内部存在不同声音,由此形成组织开放的态势。尽管这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冲突,但正是在这些冲突的博弈中,不同的认识得到展示、不同的观点得到鼓励、不同的诉求得到理解,才使团队富有生机、富有激情、富有创造力。所以,作为管理者要有虚怀若谷的容人之量,既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就是要谅解或鼓励他人在
创新开拓过程中导致的、不可避免的“合理错误”,“不以一失掩大德”。容人之长,就是要容得被管理者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特长。有的管理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威望,害怕下属在某些方面有超过自己的特长,害怕“功高盖主”或“才高盖主”,不容易做到容人之长。其实下属的特长发挥得越充分,甚至超过自己,这正是你领导有方、知人善用的结果。如果管理者不能容人之长,就会影响团队的团结,扼杀优秀人才的成长,窒息团队的创造力。古人曰;“大度集群朋。”一个人气度宽宏,与人相处能求同存异,扬长避短,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你周围高朋满座,从者如云,助你成就一番事业。
宽容是实现现代管理目标的有效路径。宽容管理,其实质是一种与刚性管理相对立的、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中国
传统文化对我们理解、把握、实施柔性管理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老子认为,柔弱是道的本性,因此“弱者道之用”(《道德经·四十章》),强调“道”的作用是“柔弱”,为此老子告诫人们要法“道”柔弱。通览老子《道德经》,可以看到许多对“柔弱”的论述。其中“柔弱”二字连用,在三个篇章中五次出现;“柔”字单独使用,在六个篇章中出现;“弱”字单独使用,在三个篇章中出现。因此,历史上有“老聃贵柔”(《吕氏春秋·不二》)之说。《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还把老子的人生观归结为“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在老子看来,柔弱不是虚弱、不是脆弱、而是柔韧,它具有一种强大的内在生命力,有一种不断发展、成长的生机,最终必定能战胜“强大”。因为,“强大”也就意味着已在走向死亡——物壮则老。老子认为柔弱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柔弱胜刚强”(《道德经·三十六章》)。老子以水为例进行了论证:“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道德经·七十八章》其二,“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七十六章》),并以人类和自然界的生存现象为例进行了论证。老子认为,在自然界新生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之物却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而“物极必反”,刚强过度,必然走向死亡。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七十六章》)正因为如此,所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道德经·七十六章》)。
总之,“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七十六章》)。所以,老子教人守柔处弱,并明确地指出“守柔曰强”(《道德经·五十二章》)。
为此,老子把这种柔弱的品格,看作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八章》》正因为水具有为人谦下而虚静大度、施于万物而不望回报、坦荡相待而诚实不妄、清除污垢而有绩效、顺其自然而不失时机,故最终才产生能方能圆无所不及的功能,并不会招致怨尤。
老子这种持守柔弱、以柔克刚的思想,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宽容相处的道德要求,也是
企业管理应当推崇的价值原则。知识经济时代,要让员工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奉献给企业,实现“知识共享”,单靠“刚性管理”是挤压不出来的,只能通过“柔性管理”来激发。如果管理者过分强调管理的权威,在员工面前总是高高在上,习惯以势压人,刚愎自用而盛气凌人,那么就会与员工之间形成一道看不见的“墙”,员工便会与之形成消极对抗的关系,管理绩效就难以取得。俗话说,浇树要浇根,管人要管心。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向“水”那样,为人谦下而虚静大度,放下架子,与员工融为一体,共同享受和承担权利与义务,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从中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参与感与责任感,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感,激发员工对企业的自豪感与成就感,靠宽容的胸怀和柔弱的品格自然形成的人格魅力来呈现管理者的权威,靠柔性管理的规则来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富有生机的和谐氛围,面对复杂多变的生存竞争,才能向“水”那样,能方能圆而无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