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互联网
金融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信息技术优势,从支付脱媒、融资脱媒、存款脱媒、再到信息脱媒,全面动摇了商业银行中介属性和根基,从同业竞争、跨业竞争再到跨界竞争,打破了传统
金融行业界限和竞争格局,对商业银行
经营模式造成全面冲击和挑战。
新兴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使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服务获取方式和交易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另一方面对银行自身的金融角色、业务发展及服务模式产生了较大冲击。这些变化既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新的问题,也蕴藏着不少机遇和有利条件,对银行转变
管理模式、改变经营业态影响深远。
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最大挑战在于其加速了“金融脱媒”。
一、金融中介角色被弱化
支付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古老、最基础的功能。随着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出现以及用户对支付便捷性需求的提升,以互联网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2014年全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突破8万亿元,且正以180%的年复合增长率飞速增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支付正试图逐渐摆脱对银行的依赖,形成自己的支付闭环。目前除未拥有实体账户介质外,互联网支付机构所具备的虚拟账户储值、支付结算、转账汇款等业务功能已与银行账户功能十分接近。一旦这些互联网支付企业借助有效手段实现清算划拨及备付金的自我管理,形成新的支付链条,互联网支付就可能抛开现有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独立运行,这对银行支付中介地位的冲击将不可估量。
二、负债业务被截流
随着互联网客户流量和沉淀资金规模的不断增加,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触角正逐步向代理基金、余额
投资等领域拓展,对银行基础性存款的分流压力越来越大。这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金融
创新产品将“支付交易”与“资产增值”相结合,实现了“零星资金”的
投资化。更主要的是,互联网企业在与银行竞争中获取了“超银行”待遇,一些互联网企业借机推出了一批低门槛、随用随取、连通消费的资产服务类产品,吸引了大量长尾客户的投资资金,进一步分流了银行存款。
三、对融资业务的挑战
近年来不少互联网企业为谋求更大发展,纷纷涉足融资业务,衍生发展出名目繁多的网络融资模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小贷、网贷与众筹三种模式。虽然目前互联网融资规模、管理水平远远不及商业银行,但也有值得借鉴的思路和模式。
四、对信息资源的挑战
在面临支付脱媒、融资脱媒挑战的同时,银行还面临着更深层次的信息脱媒挑战。互联网企业主要竞争优势在于掌握了商户和消费者的经营、消费等核心信息资源,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出大量的交易机会。由于客户网上搜索、在线沟通、支付交易等一系列行为都要经过电商平台和即时通信系统,大量商户和消费者的注册信息、交易记录等数据被电商企业获取,使得原本被银行掌握的信息,由于客户通过电商平台而变得难以被监测和控制。如果商业银行只能掌握一些相对静态和零散分割的信息,缺少对客户全面经营行为、资金动态等信息的动态把握,就会形成信息“断层”。随着今后更多传统企业向电商或半电商企业转型,传统商业银行信息脱媒的压力将越来越大。